秋分这天正好在秋季90天的中间,有着“平分秋色”的意思,所以叫“秋分”。“分”的意思是“平分”、“半”,除了是指昼夜平分外,还有平分了秋季的意思。
秋分最早以前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八月十五就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演变而来的。最初“祭月节”定在“秋分”这一天,后来因为秋分这一天不一定都是月圆之夜,后来就把“祭月节”从二十四节气的“秋分”调到了农历的八月十五。
像24节气中的其他节气一样,秋分也分为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意思是从这一天开始就不再打雷了。
二候蛰虫坯户。随着天气的变冷,小虫开始蛰居藏到了洞穴中,还会用细土把洞封起来,以防寒气进入。
三候水始涸。秋天之后天气变得干燥起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秋高气爽,所以江河湖泊中的水量也逐渐变少,一些沼泽或者水洼便慢慢干涸了。
《史记·天官书第五》中记载:“南极老人,治安;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可见在秋分之日,帝王们率领群臣,到南郊迎接南极星。
关于秋分,也有一些农谚:
1、一场秋雨一场寒
2、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3、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4、麦子早下种,十年九收成
古代是农耕社会,所以一般的农谚都会和种植有关。
古人也写了很多关于秋分的诗
唐·贾岛: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宋·谢逸: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唐·杜甫: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的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秋分到来,田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民间更有丰富的食物待品尝之时,让我们尽情享受秋的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