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聚游戏网 > 热搜应用 > 退休高峰来袭,延迟退休方案或将公布,养老金或迎来3个新变化

退休高峰来袭,延迟退休方案或将公布,养老金或迎来3个新变化

更新时间:2023-02-09 09:00:30浏览次数:2+次

  伴随着大批60后迈入退休年龄,2023年也将会迎来退休高峰。而这些天延迟退休的消息受到了广泛关注,新闻报道说2023年延迟退休方案或将出台,但这只是外界的预测,官方尚未证实。对于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诉求和看法,这也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客观理性看待延迟退休。延迟退休可以说已经是箭在弦上,值得关注的是,靴子落地之后,养老金可能会迎来三个新调整。具体是什么呢?
 
  第一,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可能调整。
 
  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只有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及以上,才能够在达到退休年龄的时候领取养老金。
 
  而未来延迟退休之后,意味着大家平均工作的时间线会拉长,所以可能也会带动最低缴费年限的调整,也就是说,未来可能最低缴费年限要超过15年。
 
  这也并非是空穴来风,有着明确的政策依据。人社部2021年发布的《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社保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
 
  所以以后缴费15年可能不够用了,所以各位参保人员不要只满足于缴费15年,还是要尽量延长缴费年限,预计达到20年以上是比较保险的。
 
  第二,养老金个人账户计发月数可能调整。
 
  另外一个可能发生的调整就是养老金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会迎来变化。
 
  同样是根据社保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修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
 
  什么意思呢?参加职工养老保险,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后,退休可以领取养老金,而养老金待遇一般,包括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有计发月数的,目前,现行的计发月数60岁对应的是139个月,55岁对应的是170个月,50岁对应的是195个月。
 
  计发月数并不是是某个退休人员实际领取养老金的月数,而是根据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来测算出来的假定指标。只要退休人员健在,并且通过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就算个人账户的钱发完了,也能够继续领。
 
  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的确定依据的是当时的平均预期寿命,还有利率等因素。随着现在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超过78岁,已经比十多年前大大提升,所以,也需要调整计发月数。
 
延迟退休方案或将公布
 
  第三,弹性实施,可能允许早退少领,晚退多领。
 
  对于延迟退休,十四五规划里明确了基本原则,这就是: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什么是弹性实施?2021年各地征求延迟退休意见的时候,专家曾解释弹性实施,就是不是规定每个人必须达到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是允许个人根据自身条件和情况,选择提前退休的具体时间。
 
  这一个原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给了参保人员更多的空间和选择,避免了一刀切,是人性化的,也是非常灵活的,也是很包容的。
 
  而参照国际经验,专家和机构预计,伴随着弹性退休的机制是“晚退多领养老金,早退少领养老金。”
 
  顾名思义,允许你根据自身意愿来提前退休,但提前退休的代价就是要少领一些养老金。同时也允许你延后退休,这样就会奖励你,让你多领一些养老金。
 
  个人觉得,如果真的按照这样的机制,其实也是非常灵活,非常科学和公平的,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但给大家选择的空间,尊重个人的意愿。
 
  以上就是未来延迟退休之后,养老金可能会迎来的三个新调整,仅供参考,具体还要等待国家正式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