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改革悄然开始执行,华中地区已经初现反对的呼声,工作人员反馈退休人员的工作是比较难做的,毕竟很直观的就看到了医保卡里面钱少了很多,对于目前享受不到的后期待遇没有直观感觉。
看了一下相关的信息,各个省情况不完全相同。
比如说厦门,个人交的医保,还在个人账户,单位交的医保,则全部划入统筹,也就是医保的“大池子”。
更多的地方,则是个账比改革前少了一半,这部分钱,也进入了统筹。
专家解释了很多,执行谨慎了很多,一句话说明白,就是个账里的钱少了,报销的比例高了,报销起付线低了。
这样做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以前能在药店买的药,现在可能需要去医院买。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间接地提升医院的收入。这个理解应该是准确的。
其实这次改革,比个账钱变少更重要的一个点,是共济保障。
简单理解,就是大家把钱从个账拿出来,共同投到一个“大池子”里,相互形成保障。这一点能不能做好,是个账改革的关键。
有专家说,他们在个账改革的讨论会上,曾提出意见,支持全部消失个人账户,并称“留这一半做什么?”
医保个账改革,势在必行,一定会有阵痛,这是在所难免的。
只是划走一半,已经是最大的妥协了。